飯桌上說教對孩子的危害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平時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基本都是在飯桌上,不少家長喜歡在飯桌上說教,此時一頓飯下來,孩子也會垂頭喪氣。雖說父母管教孩子是出于愛和責任,想讓他的性格更加健全,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但是也要注重方法和教育的場所,不然效果會非常差。

飯桌上說教對孩子的危害

1、情緒壓抑

很多時候家長的本意是好的,想著能抽點時間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內容動不動就是“這次考多少分”“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聽話”,“您怎么一點都不懂事”。這樣孩子就會把“吃飯”和“挨訓”聯系在一起,情緒比較壓抑,對什么都提不起動力。

2、影響親子關系

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難得的團聚時間,孩子和家長的溝通交流也比較多。如果父母總是在飯桌上說教,那么會讓孩子感覺到家庭是冰冷的,有許多孩子成年以后也不愿意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飯,就怕父母在飯桌上“說事”。所以,飯桌上批評教育孩子,會讓親子關系變得緊張和疏遠。

3、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一到吃飯的時間就被訓話,訓話內容一般都是數落孩子的不足,很容易讓孩子逐漸失去自信,心理壓力增大,變得膽小怯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毀滅性的打擊。

飯桌上應該怎么教育孩子

1、培養(yǎng)時間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吃飯時都有拖延的現象,比如周末在家父母早已做好飯,而孩子卻在床上睡懶覺、玩游戲等不肯起床。這時對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時間觀念是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注重的。

時間觀念必須從小培養(yǎng),特別是飯桌上的時間觀念體現著一個人的教養(yǎng)問題,父母對此必須要重視。

2、培養(yǎng)親子和諧。飯桌上是父母和孩子難得和諧相處的美好時光,此時父母可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加以關心,當然這里的關心指的并不是斥責孩子,而是通過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增進彼此的感情,拉近雙方的距離。父母要學會與孩子融洽和諧的相處,這樣對他快樂成長有很大好處。

3、培養(yǎng)孩子能力。孩子的能力培養(yǎng)不僅局限于學校的各項學習中,而且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吃飯過程中有很多細節(jié)問題都可以教給孩子。比如可以和他一起擺放碗筷、端菜做飯等。

通過參與家務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能力,參與家務還能提高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他學會為父母分擔壓力,從而對父母更加孝順。

家長平常在家怎么教育孩子

1、耐心傾聽

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時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但是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這時,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fā),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