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減肥 不同體質不同方法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減肥很多人會選擇節(jié)食加運動,這樣的減肥方式雖有效果,但是常常因為難以堅持而放棄。相比于這些減肥方式,中醫(yī)減肥就非常有優(yōu)勢,中醫(yī)按照個人不同的體質,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從肥胖的根本出發(fā)。下面一塊兒來看看不同體質的中醫(yī)減肥方法吧!

  胃熱痰瘀型-容易成功且復胖率不高

  特點:肌肉結實、容易口渴、食量大、愛吃冰。

  減重叮嚀:少吃幾口。可多補充青菜、瓜果等含涼性食物。

  針對千人的肥胖研究顯示,36%—38%的肥胖者屬于該型,且以男性居多。這類型最容易減,有些人半年可減10公斤,且復胖率不高。

  臨床上醫(yī)師常用清胃熱的瀉藥,如大黃、草決明等,讓他加速代謝,利用排便方法來降火氣。此外,也可借助耳針或針灸神門穴,使胃蠕動減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長胃排空時間,促進機體脂肪代謝,消耗積存的脂肪,達到減肥目的。

  肝郁氣滯型-泡澡是瘦身之道

  特點:常郁悶嘆氣、容易失眠多夢、容易緊張、煩躁、經(jīng)常覺得疲倦,女性常有月經(jīng)失調(diào)。

  瘦身叮嚀:喝點放松情緒的玫瑰花茶、泡澡。

  中醫(yī)認為,肝系統(tǒng)是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的重要器官,情緒不穩(wěn)會影響肝的運作失衡,造成肥胖。該類型類似自律神經(jīng)失調(diào),約一半的女生都屬這型。

  情緒轉換調(diào)整,是這類型人的減重功課。平時可以喝點舒肝理氣的玫瑰花茶、桂花茶或是陳皮,可以和緩情緒。臨床上以舒肝理氣的逍遙散等為主。針灸則使用負責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肝經(jīng)如太沖穴、太溪穴等。

  脾虛濕阻型-吃水排出食物可幫助減肥

  特點:肌肉松軟、容易疲倦無力、四肢浮腫、食欲差、產(chǎn)后居多。

  瘦身叮嚀:可補充利水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等,一方面多運動鍛煉肌肉。

  這類型人約占減重門診的27%—30%,因為脾系統(tǒng)功能較差,通常會使用強化脾臟功能的藥物,如黃芪、茯苓。平時可以多吃些幫助水分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紅豆。針灸則以足三里、三陰交等可以減少身體水分制造及排水的穴位為主。

  肝腎兩虛型-快走20分鐘就管用

  特點:通常超過50歲,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少吃體重仍上升。

  瘦身叮嚀:補充有益肝腎、延緩老化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海參等

  這類型約占22%,男女都有。更年期及50歲后,身體功能衰退,臟腑機能也會減弱,加上荷爾蒙減少,新陳代謝趨緩,減重更加不易。

  在采用中醫(yī)減肥方法時,如果能配合一定的運動量,減肥效果將更為理想!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