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陽瀉火除濕湯治療痛風驗案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患者,男,45歲。1997年11月5日診。2年前左足底和足五趾根部鈍痛,繼之左足內側開始發(fā)紅,腫脹,疼痛,活動行走受限,冷敷后可緩解,但在公孫穴處尚有約6cm×3.1cm大小之紅腫斑塊,輕觸痛甚。3年來每至10~11月發(fā)病。曾經診斷為痛風。因病情加重來診?;颊叻逝郑w色黃,喜食肥甘厚味,平素易感疲勞,腹脹,便溏,時有泄瀉等癥。近期大便干結,尿少色黃,查尿尿酸值為11.8mg/dl。舌質紅,體胖邊有齒痕,舌苔黃膩,脈弦滑。中醫(yī)辨證為濕熱下注經脈受阻。以清熱利濕通絡為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銀花、野菊花。水煎服3劑。同時在“隱白”、“大敦”處點刺放血。取上法治療后癥情減輕,逐以升陽瀉火除濕湯加減治療,諸癥消失。再用此方合胃苓湯加減,2日1劑,善后鞏固治療。服藥3個月余,半月復查1次尿酸,最后一次為7.4mg/dl。追訪3年未復發(fā)。

升陽瀉火除濕湯治療痛風驗案

  按:痛風的發(fā)病率近年來有逐漸增高的趨勢。發(fā)病以肥胖者及中年男性多見,其臨床表現(xiàn)與濕熱痹癥相同。關節(jié)受損部位多在脾經所過之處,并多以公孫穴為中心。特別是間歇期,病人表現(xiàn)有程度上的差異,但都有脾胃所虛兼濕熱的表現(xiàn)。筆者以為痛風發(fā)作呈現(xiàn)濕熱痹征象只不過是“標”,其根本原因的“本”是屬脾失健運,濕郁化熱,相當于李東垣所說的“陰火”。治療上,在健脾益氣升陽瀉火除濕方中,半夏、白術能燥濕;茯苓、澤瀉以滲利;羌活、獨活、防風、柴胡能升益清陽之氣;黃連、黃芩瀉陰火;陳皮平胃氣;人參、黃芪、甘草以補氣益胃;白芍之酸收用以和營,而協(xié)助羌活、柴胡辛散之性。故升陽瀉火除濕法加減治療痛風,尤為適宜,療效顯著。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