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畏難情緒厭學怎么辦
孩子畏難厭學可能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或者缺乏興趣。作為家長,需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難所在,并給予適當的支持和鼓勵??梢酝ㄟ^調整學習方法,給予適當的幫助,或者尋找孩子感興趣的領域,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孩子畏難情緒厭學怎么辦
1、設置可執(zhí)行的短期目標
“勝利者效應”的原理所告訴我們,勝利的經歷會改變身體機制,從而影響后續(xù)的經歷。也就是說,時常讓孩子感受到勝利所帶來的成就感,是通往更大勝利的關鍵。說起設置目標,很多家長和孩子都不陌生。大家經常會在新的一年,或者新的學期開始階段,立下一系列“flag”:每天背50個單詞、一個月學完英語全書、進行多項課外活動,等等。
但是這些“宏偉”的目標,能完成的孩子很少。而一旦在開始的幾天孩子沒能完全按照計劃執(zhí)行,他們往往會產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大腦會自動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劃為“不重要”,避免面對失敗和半途而廢帶來的負面感受。所以,這也是大多數高標準目標無法落地的原因。
相比制定遙不可及的宏偉目標,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制定可執(zhí)行的短期目標。心理學實驗也表明,短期目標的即時反饋,可以讓孩子們更有動力,也更容易體驗“勝利”的感覺。每一次達成一個小目標,就好像獲得了一次小勝利,積累起來,長遠的勝利也就近在眼前了。
一個高質量、可執(zhí)行的短期目標,需要具備五個要素:具體,可量化,能夠得到,有回報感,有時間限制。
也就是說,“我要在這個學習好好學習、把英語和數學都學好”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我要每天做5道有難度的題,背15個新的單詞并復習前一天的內容”才是可執(zhí)行的小目標。
既然我的目的是讓孩子把勝利變成一種習慣,那我就引導他設立了一些短期的、可執(zhí)行的目標:這一周每天提前10分鐘起床,給自己充裕的時間收拾東西,利用好這10分鐘的時間安排好今天的計劃;這一周語文每天積累5個金句,用作作文素材,下一周可以增加為一段話等等。
2、培養(yǎng)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勝利者效應發(fā)揮作用
孩子的內在動力,是勝利者效應發(fā)揮作用的關鍵。如何區(qū)分孩子的努力是內在動力還是外在動力呢?當孩子努力學習的目標是為了父母的獎勵時,就是外部動力;當孩子努力考取好成績是為了自己的成就感時,就是內在動力。
只有孩子采用內在動力,去實現自己設立的目標,獲得一個個小的勝利時,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勝利者效應”改變自己身體的機制,從而帶動更多的勝利。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注孩子的方式。
肯定是孩子努力的行動,而不是結果;當孩子努力了卻遭遇挫折時,把注意力引導到他已經取得的進步和突破上:雖然您現在還不夠完美,但進步都值得驕傲。
關注孩子本身的特質,而不是與其他孩子作比較。讓孩子明白,家長愛的是他本身,無論他有哪些缺點,都擁有父母無條件的愛,這樣,孩子才不會在與別人比較的過程中,建立外部的動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1、勞逸結合對于孩子來說,生搬硬套的學習理論時枯燥無意義的。孩子在學習中,可以使用勞逸結合的方法,學習一段時間后,可以休息或者游戲一會,這樣讓孩子調整一下心情,不會感覺學習太累,這樣還能有更好的狀態(tài)迎接下一堂課。
2、寓學于樂的學習方式,講一個生動的故事,或者經過游戲的方法了解某一道題的意思,這樣會加深孩子的記憶,不會讓孩子感到學習的厭煩,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3、父母不強迫學習,孩子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在學習的道路上不可能每天都保持精力充沛,所以家長要適當的給孩子足夠休息玩耍的空擋,不要只顧自己的期望,而忽略孩子的感受。
4、保持學習新鮮度,孩子學習中都只有三分熱度,七分玩耍的心,如有過多的嘮叨他也是入不了心的。這是因為學習的東西孩子不理解,或者是已經學過的東西,所以想讓孩子在學習中感興趣,首先學習的內容要讓孩子感興趣,保持新鮮然后慢慢的引導走入學習中來。
5、學習所處的環(huán)境,讓孩子學習首先要有一個有利的環(huán)境,如果在每個孩子都在玩耍的環(huán)境中,孩子肯定是沒有心情學習,再好的書本也提高不了孩子的興趣的,所以,想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周圍的人也會對孩子受到影響的。
6、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學習源于生活,所以家長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以實物教育孩子,讓孩子在生活中發(fā)現學習的意義,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
家長如何疏導孩子的厭學情緒
1、接納孩子的情緒。這一步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孩子,想法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家長,否則孩子面對您的詢問可能就一言不發(fā)、沉默是金了。
2、幫助孩子尋找歸屬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處,家長盡量引導孩子發(fā)現自身的長處,找出曾經取得的成績或成就等,這些都能大大增強孩子的自信,激發(fā)自我向上的意識。
3、改變家長自身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的改變從重視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做起,不以考試分數來作為評判孩子優(yōu)劣的標準。當孩子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厭學情緒問題也基本能迎刃而解了。
- 上一篇:當前是第一篇
- 下一篇:當前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