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懷孕的這個特殊時期,很多的婦科炎癥會找上門來。細菌性陰道炎,就是女性孕期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那么,對于孕婦來說,患有了細菌性陰道炎該如何治療才能不會對胎兒的成長造成傷害呢?來看一下專家的介紹吧!
那對于患有細菌性陰道炎的孕婦來說,一般在早期的3個月不需治療,如果是病情發(fā)展比較的嚴重,你要去醫(yī)院,醫(yī)生會酌情給予治療,不會對胎兒造成感染。在分娩之前,通常都能治好。但有時胎兒娩出后有眼睛或口腔的局部感染,可能就是分娩時胎兒經(jīng)過產(chǎn)道被少量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醫(yī)生會即時對新生兒進行治療,這個不必擔心。
懷孕后細菌性陰道炎怎么治?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一般在妊娠12周以內(nèi),可采取用藥劑來清洗外因,同時每天換內(nèi)褲,并將之與毛巾和盆一起洗燙。妊娠12周以后,在按上法清洗后,輕輕擦干外陰并在陰道上藥,每晚睡前使用;有外陰炎時,可用藥膏涂于外陰。一般1014天為一療程,停藥7天后復查,癥狀消失2周后第3次復查,治好后方可結束治療。妊娠35周以后,為避免宮內(nèi)感染,不宜進行陰道內(nèi)操作。
在對于孕期細菌性陰道炎的治療中,需要注意的時候在懷孕早、中、晚期用藥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懷孕早期由于胎兒正處于器官發(fā)育形成的重要時期,此時藥物很容易對此有副作用,專家此時多不主張患者使用栓劑和口服藥,若患者癥狀較輕,最好先選擇一些中藥洗劑改善一下瘙癢癥狀;若感染情況較嚴重,可以進行陰道擦洗后,再在陰道局部上栓劑,但這一過程必須由醫(yī)院的婦產(chǎn)科護士完成,以免用藥不慎給胎兒帶來不良影響。中、晚期時候的用藥相對比較安全,這時候應徹底解決問題。專家建議口服藥、栓劑、洗劑三管齊下。為避免感染新生兒,孕婦患霉菌性細菌性陰道炎時,應選擇對胎兒無害的藥物進行局部治療,操作須注意輕柔。
對于孕婦來說,如果患有了細菌性陰道炎這種婦科疾病,首先不要過于擔憂,以免造成心理負擔。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細菌性陰道炎,會給醫(yī)生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這里也提醒患者,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接受專業(yè)醫(yī)生的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