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黃疸屬于生活中比較多見的疾病,此病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比較大,除了皮膚發(fā)黃外,還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例如膽囊腫大、脾腫大等等,對于患者來說,及時治療是很關(guān)鍵的,患者在治療上一定要對癥治療,那么,溶血性黃疸治療方案都有哪些?
1、濕熱蘊郁中焦,發(fā)為陽黃
【癥狀】溶血性黃疸患者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fā)黃。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按語】本方癥為溶血性黃疸,屬于急性傳染性肝炎。溶血性黃疸治療以清熱利濕退黃為主,同時注意護脾胃之氣,升發(fā)胃氣。方以生麥芽配伍茵陳既是此理;金錢草、穿腸草、通草、黃柏均為通利之品。對于溶血性黃疸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慮濕熱夾雜,內(nèi)蘊與血分。血瘀不行則溶血性黃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參、血竭、廣角之類,多可獲效。
2、濕邪內(nèi)蘊,肝脾失和
【癥狀】溶血性黃疸皮膚、鞏膜發(fā)黃,色澤晦暗,尿黃染尿布,大便色淺黃,稀粘不成形,食納不佳,舌質(zhì)淡,苔白微膩。
【治法】健脾化濕,利膽退黃。
【方藥】生麥芽9克,茵陳15克,金錢草9克,穿腸草6克,通草3克,黃柏3克。
【用法】水煎服,茵陳后下,每日一劑,早晚三次分服。
【按語】溶血性黃疸治療以清熱利濕退黃為主,同時注意護脾胃之氣,升發(fā)胃氣。方以生麥芽配伍茵陳既是此理;金錢草、穿腸草、通草、黃柏均為通利之品。對于溶血性黃疸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慮濕熱夾雜,內(nèi)蘊與血分。血瘀不行則溶血性黃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參、血竭、廣角之類,多可獲效。
【癥狀】溶血性黃疸患兒神疲易倦,食少惡心,舌質(zhì)微紅,苔薄白,上腭乳黃,脈弦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調(diào)氣活血。
【方藥】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綠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按語】本方癥為溶血性黃疸性肝炎,實熱型,濕熱郁于肌膚,氣不得運,血不得行,膽汁外溢,以致皮膚鞏膜發(fā)黃對于此類溶血性黃疸,醫(yī)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熱毒,活血化瘀藥退黃外,還常用綠茶來降轉(zhuǎn)氨酶。名老中醫(yī)認為,綠茶主治肝膽濕熱,有清肝、醒腦、祛濕、利水、退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