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次問診只為治好硬皮病

發(fā)布時間: 2012-10-17 14:40:2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一年前,王曉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左大腿上有一處皮膚不明原因的腫脹,過了一段時間之后,腫脹部位開始向小腿至足踝部伸展,而且腫脹部位皮膚也變得發(fā)緊發(fā)硬。六次問診只為治好硬皮病到了醫(yī)院一查,才知道是患上了硬皮病

診斷時,只見50cm×10cm大小皮膚硬化呈帶狀分布,從王曉的左側大腿屈側上端1/3處向小腿至足踝部伸展,皮膚發(fā)緊發(fā)硬,捏之皮膚發(fā)緊,不能上提,大腿屈伸困難,皮膚未見萎縮,脈細滑,舌質紅,苔白膩。王曉告訴醫(yī)生,平臥時身體轉側時能明顯感到阻礙,并且近期還出現(xiàn)了腰痛的癥狀,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的生活工作。醫(yī)生診斷為局限性硬皮病,是由風濕著于膚腠,氣血痹滯而引起的。醫(yī)生以祛風除濕,通絡和血為原則,開方如下:

獨活,當歸,赤芍,桑寄生,桂枝,杜仲,續(xù)斷,狗脊,地骨皮,紅花,淫羊藿,仙茅。水煎服,每日1劑,2煎分服。

服用上方30劑之后,王曉硬化的皮損已有逐漸軟化的趨勢,但仍有腰痛,肢倦無力等癥狀。六次問診只為治好硬皮病醫(yī)生改用益氣活血,補腎扶腰的方劑:

當歸,川芎,黨參,赤芍,白芍,紅花,地骨皮,川續(xù)斷,狗脊,懷牛膝。水煎服,隔日1劑,2煎分服。

先后一共六次問診,服藥半年時間,王曉的左下腿原有皮損處只剩下約3cm×3cm大小的皮膚稍見硬化,其他部位的皮膚已恢復正常,只有局部留有色素沉著。王曉在醫(yī)生的囑咐下繼續(xù)服用上方,她相信只要自己堅持治療,一定會徹底告別硬皮病。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相關推薦
?對于硬皮病能不能治好,專家首先給出了硬皮病的種種危害,了解了其對各個內(nèi)臟器官的危害,也許您就知道硬皮病能不能治好了??(1)心臟損害:硬皮... [查看更多]

精彩問答

  • 膽囊癌早期治愈率多少

    膽囊癌早期治愈率相對較高,5年生存率可達50%-70%,但具體治愈率與患者個體差異、治療方案及病情進展有關。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1、早期膽囊癌的治愈率 膽囊癌在早期(如Ⅰ期或Ⅱ期)時,腫瘤局限于膽囊壁或局部擴散,未發(fā)生遠處轉移,此時通過手術切除腫瘤,治愈率較高。研究表明,早期膽囊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50%-70%。但若病情進展至中晚期,治愈率會顯著下降。 2、影響治愈率的因素 - 腫瘤分期:早期膽囊癌治愈率較高,晚期則較低。 - 治療方案: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手段,術后結合化療或放療可提高療效。 - 患者身體狀況:年齡、基礎疾病及免疫力等因素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3、治療方法 - 手術治療:膽囊切除術是早期膽囊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包括單純膽囊切除術、擴大膽囊切除術及淋巴結清掃術。 - 化療:常用藥物包括吉西他濱、順鉑等,用于術后輔助治療或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療。 - 放療:適用于無法手術或術后復發(fā)的患者,可局部控制腫瘤生長。 4、早期發(fā)現(xiàn)的重要性 膽囊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常表現(xiàn)為右上腹隱痛、消化不良等,易被忽視。定期體檢,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患者),可通過B超、CT等影像學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 5、預防與生活建議 - 飲食調整: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 - 控制體重:肥胖是膽囊疾病的危險因素,保持健康體重有助于降低風險。 - 定期體檢:尤其是有膽囊疾病史的人群,應每年進行膽囊相關檢查。 膽囊癌早期治愈率較高,但關鍵在于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通過手術、化療及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結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顯著提高生存率。高危人群應重視定期體檢,及時發(fā)現(xiàn)并干預病變。

  • 腸癌晚期治愈率有多大

    腸癌晚期治愈率較低,通常以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標。晚期腸癌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和姑息治療等,具體方案需根據(jù)患者病情和身體狀況制定。 1、化療 化療是腸癌晚期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通過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擴散。常用藥物包括氟尿嘧啶、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熆梢钥s小腫瘤、緩解癥狀,但副作用如惡心、脫發(fā)和免疫力下降較為常見。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耐受性調整劑量和療程。 2、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針對癌細胞的特定基因突變或蛋白質表達,副作用相對較小。常用藥物有貝伐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和瑞戈非尼。靶向治療通常與化療聯(lián)合使用,以提高療效?;颊咝柽M行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適合靶向治療。 3、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通過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攻擊癌細胞。PD-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和納武利尤單抗在部分腸癌患者中顯示出良好效果。免疫治療適用于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患者,需通過檢測確定適用性。 4、姑息治療 姑息治療旨在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而非治愈疾病。包括疼痛管理、營養(yǎng)支持和心理疏導等。對于晚期腸癌患者,姑息治療可以幫助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舒適度。 腸癌晚期的治愈率雖低,但通過綜合治療和個性化方案,患者仍有機會延長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質量。早期篩查和預防是降低腸癌風險的關鍵,建議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 膽管癌初期治愈率高不高

    膽管癌初期的治愈率相對較高,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膽管癌的治愈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腫瘤分期、患者身體狀況及治療方式等。早期膽管癌通過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治愈率可達50%以上。 1、膽管癌初期的治愈率 膽管癌初期的治愈率較高,主要因為早期腫瘤局限在膽管內(nèi),未發(fā)生遠處轉移。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法,早期患者通過根治性手術可顯著提高生存率。數(shù)據(jù)顯示,早期膽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50%-70%。 2、影響治愈率的因素 - 腫瘤分期:早期膽管癌(I期和II期)治愈率較高,而晚期(III期和IV期)治愈率顯著降低。 - 患者身體狀況:年齡、肝功能狀態(tài)及合并癥會影響治療效果。 - 治療方式: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的綜合應用可提高治愈率。 3、治療方法 - 手術治療:根治性手術切除是早期膽管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肝切除術、膽管切除術和淋巴結清掃術。 - 化療:常用藥物包括吉西他濱、順鉑和卡培他濱,可抑制腫瘤生長。 - 放療:通過高能射線殺滅癌細胞,適用于無法手術的患者或術后輔助治療。 4、提高治愈率的建議 - 早期篩查:高危人群(如膽管結石、肝硬化患者)應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和腫瘤標志物檢測。 - 健康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有助于降低患病風險。 - 心理支持:積極的心態(tài)和家庭支持對治療和康復至關重要。 膽管癌初期的治愈率較高,但關鍵在于早期發(fā)現(xiàn)和規(guī)范治療。通過手術、化療和放療的綜合應用,結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支持,患者可顯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定期篩查和及時就醫(yī)是預防和治療膽管癌的重要措施。

  • 70歲肺栓塞的治愈率是多少

    70歲肺栓塞的治愈率取決于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及時性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早期診斷和規(guī)范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治愈率,但高齡患者因身體機能下降,治愈率相對較低。 1、肺栓塞的病因 肺栓塞通常由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并隨血流進入肺動脈引起。高齡患者因血液循環(huán)減慢、血管彈性下降,更容易形成血栓。其他風險因素包括長期臥床、手術、腫瘤、心臟病等。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2、治療方法 肺栓塞的治療目標是溶解血栓、防止復發(fā)并改善癥狀。具體方法包括: - 藥物治療:抗凝藥物如華法林、利伐沙班可防止血栓擴大;溶栓藥物如阿替普酶適用于重癥患者。 - 手術治療:對于藥物無效的患者,可采用導管取栓術或外科手術清除血栓。 - 生活方式調整:多飲水、適度運動(如散步)、避免久坐,有助于預防血栓形成。 3、高齡患者的特殊性 70歲以上患者因器官功能衰退,對藥物的耐受性較差,治療需更加謹慎。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并密切監(jiān)測副作用。同時,高齡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需綜合治療。 肺栓塞的治愈率與早期干預密切相關。高齡患者應定期體檢,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通過規(guī)范治療和健康管理,可以顯著改善預后,降低復發(fā)風險。

  • 膽囊癌的治愈率有多高

    膽囊癌的治愈率取決于發(fā)現(xiàn)時的分期,早期發(fā)現(xiàn)治愈率較高,晚期則較低。早期膽囊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50%-80%,而晚期則降至5%以下。提高治愈率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 1、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膽囊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常表現(xiàn)為右上腹隱痛、消化不良等,容易被忽視。定期體檢,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患者),應通過超聲、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進行篩查。早期發(fā)現(xiàn)可通過手術切除腫瘤,顯著提高治愈率。 2、綜合治療方法 膽囊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輔以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 - 手術治療:早期患者可行膽囊切除術,中晚期患者可能需擴大手術范圍,包括部分肝臟和淋巴結清掃。 - 化療:常用藥物包括吉西他濱、順鉑等,可抑制腫瘤生長和擴散。 - 放療:適用于術后輔助治療或無法手術的患者,可縮小腫瘤體積。 - 靶向治療: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藥物,如厄洛替尼,可提高治療效果。 3、生活方式與預防 - 飲食調整: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膽囊疾病風險。 - 控制體重:肥胖是膽囊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保持健康體重可降低患病風險。 - 戒煙限酒:吸煙和飲酒會增加膽囊癌的發(fā)生率,戒煙限酒有助于預防。 膽囊癌的治愈率與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密切相關。高危人群應定期篩查,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通過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的綜合應用,可顯著提高生存率。同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預防措施也能降低患病風險。

  • 膽囊癌t1b治愈率高嗎

    膽囊癌T1b期的治愈率相對較高,早期發(fā)現(xiàn)和及時治療是關鍵。T1b期屬于膽囊癌的早期階段,腫瘤局限于膽囊壁的肌層,尚未擴散到周圍組織或淋巴結。通過手術切除和綜合治療,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 1、膽囊癌T1b期的特點 T1b期膽囊癌的腫瘤局限于膽囊壁的肌層,尚未侵犯漿膜層或周圍組織。這一階段的腫瘤通常較小,生長速度較慢,且未發(fā)生遠處轉移。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2、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根治性膽囊切除術是T1b期膽囊癌的首選治療方法。手術包括膽囊切除及周圍淋巴結清掃,確保徹底清除腫瘤組織。 (2)輔助治療:術后可結合化療或放療,降低復發(fā)風險。常用化療藥物包括吉西他濱和順鉑,放療則用于局部控制。 (3)靶向治療:對于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靶向藥物如厄洛替尼可能有效。 3、提高治愈率的措施 (1)定期體檢:高危人群(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患者)應定期進行超聲或CT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 (2)健康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降低膽囊疾病風險。 (3)控制體重:肥胖是膽囊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保持健康體重有助于預防疾病。 膽囊癌T1b期的治愈率較高,但治療效果與早期診斷和規(guī)范治療密切相關?;颊邞e極配合醫(yī)生治療,術后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降低復發(fā)風險。

  • 5厘米腎癌治愈率

    5厘米腎癌的治愈率與腫瘤分期、患者身體狀況及治療方式密切相關,早期發(fā)現(xiàn)并積極治療,治愈率可達70%以上。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1、腫瘤分期與治愈率 5厘米腎癌通常屬于T1期或T2期,T1期腫瘤局限于腎臟內(nèi),T2期腫瘤可能侵犯腎周組織但未擴散至淋巴結或遠處器官。T1期腎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90%,T2期約為70%。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2、手術治療 手術是5厘米腎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常見方法包括: - 部分腎切除術:適用于腫瘤較小且位置局限的患者,保留部分腎功能。 - 根治性腎切除術:適用于腫瘤較大或位置不佳的患者,切除整個腎臟及周圍組織。 - 微創(chuàng)手術:如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 3、靶向治療 對于無法手術或術后復發(fā)的患者,靶向藥物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可抑制腫瘤生長,延長生存期。靶向治療通常與手術或放療聯(lián)合使用,效果更佳。 4、免疫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可激活免疫系統(tǒng)攻擊腫瘤細胞,適用于晚期或轉移性腎癌患者。免疫治療副作用較小,但需長期監(jiān)測。 5、生活方式與康復 術后患者需注意飲食調理,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雞蛋、魚類;避免高鹽、高脂肪食物。適度運動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恢復體力,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復查和隨訪是預防復發(fā)的關鍵。 5厘米腎癌的治愈率較高,但需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早期發(fā)現(xiàn)、規(guī)范治療和健康生活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定期復查,保持樂觀心態(tài)。

  • 溶血性黃疸治愈率高嗎

    治療溶血性黃疸的治愈率較高,患者應及時就診兒科醫(yī)院接受治療。溶血性黃疸是由紅細胞破壞增加導致的黃疸,需注意遺傳和自身免疫原因。遺傳引起可通過檢查診斷,自身免疫性則需藥物治療。日常飲食宜清淡,不宜辛辣刺激或生冷食物,以利疾病康復。定期復查并關注疾病發(fā)展。

  • 小兒髓母細胞瘤治愈率高嗎

    小兒髓母細胞瘤的治愈率跟治療方法、小兒年齡、就診醫(yī)院的級別、醫(yī)生水平都有關系,就是說這個腫瘤比較大,轉移的比較早或者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弱,孩子壽命肯定是有影響的,現(xiàn)在據(jù)統(tǒng)計早期治愈率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如果腫瘤切除不徹底,治愈率可能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總之這類腫瘤的治愈率不是很高,對兒童的摧殘、痛苦都是比較大的,希望孩子到專業(yè)水平更高的醫(yī)院就診,這樣更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

  • 小兒白血病的治愈率有多大

    孩子得了白血病以后不用特別特別的著急害怕,早些年一旦得了白血病是一個不治之癥,現(xiàn)在隨著一個醫(yī)療科學的發(fā)展,有些白血病的話還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愈率可以達到90%以上,中危也可以達到80%,高危的治愈率相對要低一些能達到了40-50%,還有一類白血病叫做M3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治愈率呢也可以達到90%左右,雖然說治愈率相對比較高,但仍然有一些復發(fā)的難治的。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