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教育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成長特點,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也需要根據(jù)他們的成長特點,遵循他們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時,家長也需要注重與孩子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這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
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
1、注意力保持時間短
一年級的同學在課堂的后半段要么發(fā)呆,要么玩橡皮、鉛筆,要么亂動、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認真聽課,但管不住自己。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整堂課上都能認真的聽老師講,能維持的時間大約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
2、表現(xiàn)欲強
一年級的孩子參與的熱情特別高,上課回答問題非常積極,有的把手舉得很高,有的站起來搶著回答,還有的為了回答問題急得嗷嗷叫,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注意在規(guī)范孩子一些習慣的同時,呵護孩子們的這種表現(xiàn)欲,因為這對孩子以后的成長很有益的。
3、自尊和驕傲
一年級孩子出現(xiàn)一種特有的自尊感,認為自己是學生了,長大了。他們開始模仿高年級學生,喜歡獨立,但有時還象幼兒那樣撒嬌。這是因為一年級正處于幼兒向兒童轉變的時期,還有相當多的幼兒特征的緣故,家長對孩子自尊和耍嬌,要理解。
一年級孩子的教育方法
1、立父母的威信
父母要想讓孩子聽話,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于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學習,及時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說話才會有分量,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2、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因為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學習目標明確,他知道這是他需要完成的事情,應該認真地做好它。他上課的時候就會聽得比較認真,學習內容肯定能學會。
面對一年級孩子家長需要做些什么
1、適當引導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到了新環(huán)境中會拘謹或害怕,正確對待孩子的情緒變化。
2、除了學習用具和禮儀方面的準備,還有孩子自我清潔、自我保護等自理能力的鍛煉。
3、條件允許的話,家長可以先帶孩子熟悉環(huán)境,給他介紹一下哪里可以玩,哪里比較危險。
4、要時常關注孩子的表情和心情,耐心一點,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和贊賞。
5、可以關注孩子的課后作業(yè),看看他是否完全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如果自己不敢發(fā)問,家長也不關心,孩子呆在那里,慢慢造成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嚴重的會不想去學校。
6、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很多家長都想幫孩子操辦所有事,但是其實這樣會導致孩子在學校平時動作不協(xié)調,活動速度慢于他人。
- 上一篇:15歲叛逆期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 下一篇: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