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病是女性非常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此疾病對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的健康傷害極大,所以及時治療細菌性陰道病很關鍵,現(xiàn)在中醫(yī)是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且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那么中醫(yī)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方法具體是什么呢?很多人對此并不是十分了解,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一、辯證治療細菌性陰道?。?/p>
1、濕濁下注型細菌性陰道病:帶下量多,色白,質(zhì)黏,有腥味,陰中下墜腫脹,腹脹納呆,便溏,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濡。
治法:健脾利濕止帶。
方藥:黨參、蒼術(shù)、白術(shù)、茯苓、山藥、生苡仁各15克,陳皮、欠實各10克。
中成藥:白帶丸。
2、肝郁脾虛型細菌性陰道病:帶下量多,色黃白,質(zhì)稠,或腥臭,陰中灼熱墜脹,心煩口苦,體倦乏力,納差便溏,舌質(zhì)紅、苔薄膩,脈弦細。
治法:疏肝清熱,健脾利濕。
方藥:丹皮、白芍、白術(shù)、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梔子、澤瀉、黑芥穗、車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
中成藥:加味道遙丸。
二、中藥治療細菌性陰道?。?/p>
1、苦根湯
配方:苦參根、百部各30克,花椒9克,
用法:煎湯熏洗。
功效:治細菌性陰道病。
2、蛇膚湯
配方:蛇床子15克地膚子30克百部15克白芷9克
用法:煎湯洗陰道,分2次洗。
功效:治細菌性陰道病。
在中醫(yī)里,細菌性陰道病被稱為“帶下病”,細菌性陰道病的發(fā)病機理被歸屬為蟲毒之邪,是濕熱下注所致,可分為脾虛、肝淤、腎虛等不同類型。治療的原則應該以清熱利濕為主,再針對不同的類型健脾、清肝、補腎。另外,中醫(yī)還有一些藥物可以制成洗劑,尤其適合孕早期治療細菌性陰道病。常用的藥物有百部、明礬、苦參、馬齒莧、白蘚皮等等。
以上就是中醫(yī)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方法具體是什么的具體內(nèi)容,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所了解,為了各位細菌性陰道病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建議各位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及時到正規(guī)的中醫(yī)院進行治療,以免誤診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