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是民間的說法,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作為一種比較嚴重的上消化道出血,如果胃出血失血過多,會導致休克甚至死亡。有臨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胃出血的死亡率高達10%。今天我們就詳細給大家講一講胃出血的那些事。
胃出血是由什么引起的,胃出血的病因比較復雜,可由消化道本身的炎癥、機械、血管、腫瘤等因素引起,也可由鄰近器官的病變和全身性疾病所致。
炎癥因素:主要指胃腸道粘膜炎癥引起的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情況,如消化性潰瘍、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胃手術后病變(胃腸吻合術后空腸潰瘍、吻合口或殘胃黏膜糜爛)、胃十二指腸和空腸憩室并感染致粘膜糜爛出血。
機械因素:物理性損傷,如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內鏡診斷、治療操作或異物引起的損傷;化學性損傷,如強酸、強堿或其他化學品引起的損傷;劇烈嘔吐使胃內壓力驟升可引起食管與胃連接處粘膜撕裂出血?;瘜W性損傷,如強酸、強堿或其他化學品引起的損傷;劇烈嘔吐使胃內壓力驟升可引起食管與胃連接處粘膜撕裂出血。
血管因素:門靜脈高壓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動脈粥樣硬化、過敏性紫癜、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性疾病、胃血管異常如血管瘤、動靜脈畸形等均可引起出血。
腫瘤因素:上消化道腫瘤,如食管癌、胃癌、胃泌素瘤(卓-艾綜合征)、殘胃癌、胃肉瘤、平滑肌瘤等均可因腫瘤的缺血、壞死或穿透胃腸引起出血。
鄰近器官病變因素
膽道出血:膽囊或膽管結石或癌癥、膽道蛔蟲癥、術后膽總管引流管造成膽道受壓壞死,肝癌、肝膿腫或肝動脈瘤破裂出血,由膽道流入十二指腸其他:胸或腹主動脈瘤、肝或脾動脈瘤破裂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腸,縱隔腫瘤或膿腫破入食管。
胰腺疾?。阂认侔?、急性胰腺炎并發(fā)膿腫潰破入十二指腸;
其他:胸或腹主動脈瘤、肝或脾動脈瘤破裂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腸,縱隔腫瘤或膿腫破入食管。
血液?。喊籽?、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其他凝血機制障礙;
風濕性疾?。航Y節(jié)性多動脈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應激相關胃黏膜損傷:嚴重感染、休克、創(chuàng)傷、手術、精神刺激竭等應激狀態(tài)下,發(fā)生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以及應激性潰瘍等急性胃黏膜損傷;
急性感染性疾病:腎綜合征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暴發(fā)型肝炎等。
胃出血的癥狀
便血:如果胃出血的血量比較少,那么血液則會隨著腸道進入糞便當中排出體外,此時大便的顏色會發(fā)生變化,但不是直接便血,而是大便的顏色變得黝黑發(fā)亮,就像柏油一樣。這是因為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和食物殘渣的硫化物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硫化鐵導致的。如果出血量比較大,大便的顏色還會變成暗紅色或者鮮紅色。
嘔血:嘔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消化道出血之后,如果因為血液的刺激而出現(xiàn)了惡心嘔吐的情況,那么大多會出現(xiàn)嘔血的癥狀。如若出血之后立即出現(xiàn)了嘔血的情況,血液的顏色則表現(xiàn)為鮮紅色,如果血液在胃部停留了一段時間,那么在胃酸的作用下則會表現(xiàn)為咖啡渣樣或者棕褐色。
貧血:無論是胃出血量過大,還是長期的慢性出血,都會使患者因為失血過多而出現(xiàn)貧血的癥狀,此時患者的面色會變得特別蒼白,手腳也會變得冰涼無力,而且還會出現(xiàn)低血壓的癥狀。如果貧血的情況比較嚴重,患者還會出現(xiàn)突然暈倒的癥狀,并同時伴有嘔血和黑便等癥狀。
周圍循環(huán)衰竭,如果胃出血的時間比較長,還可能會引起周圍循環(huán)衰竭,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休克。此類患者會出現(xiàn)煩躁不安、神志不清以及口唇變紫的癥狀,血壓也會隨之降低,嚴重時甚至會檢測不到血壓。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則有可能會使患者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猝死的情況。
發(fā)熱:如果在胃出血的同時體內患有其他疾病或者有感染的情況發(fā)生,有一部分患者還會伴隨發(fā)燒的癥狀,由于胃出血與其他疾病或感染導致的發(fā)熱,主要以中熱為主,體溫大約會保持在38度5之間。這種發(fā)熱即使服用退熱藥物,也只能夠短時間的緩解,藥效過后則會再次升高,因此出現(xiàn)反復中燒的情況時,要提高警惕。
胃出血的危害
輕度慢性胃出血一般會引起胃痛,不是很痛。當您餓的時候通常會很痛苦,嚴重的是劇痛。您的嘴唇會變白,您的臉會變白,您會抽搐。
胃出血的死亡率很高,因為在失血的時候,我們沒發(fā)給輸血,找出血點止血,因為即使您給輸血,用直接加壓止血,也跟不上他的出血速度。當人體血容量低時,心臟的血容量也隨之減少,血壓下降,各部位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減少,進而全身衰竭而死。
長期少量出血可引起貧血。嚴重時,如胃潰瘍侵蝕胃壁血管,可引起急性出血,然后會出現(xiàn)休克等危險情況。胃出血一般會發(fā)生在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當中,是一種可小可大的疾病。提醒各位患者:治療胃出血選擇專業(yè)的醫(yī)院、醫(yī)生是很重要的,否則不僅對患者的病情沒有幫助,還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如果您發(fā)現(xiàn)孩子有相關癥狀,一定要及時聯(lián)系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消化內科專家李勇醫(yī)師尋醫(yī)問診,一定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
李勇醫(yī)師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消化內科
擅長疾?。河拈T螺旋桿菌感染,消化道早癌,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胃炎,腸炎,乙肝,脂肪肝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與鑒別。
醫(yī)學背景:本科畢業(yè)于廈門大學,碩士畢業(yè)于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從事臨床工作5年余。
學術成果:先后發(fā)表SCI論文5篇,參與國自然科學基金2個,省重點研發(fā)項目1個。
過度勞累一般不會導致胃出血。雖然現(xiàn)在臨床上胃出血是非常多見的問題,但并沒有發(fā)現(xiàn)因為過度勞累造成,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因為藥物、外力刺激、胃部疾病引發(fā)。藥物因素,有部分的患者是因為長時間服用心血管藥物、消炎藥物等,從而導致胃出血問題。外力刺激,當胃部器官在受到外界過度的暴力打擊或者是劇烈運動刺激之后,就會造成胃部血管不斷的出血,從而誘發(fā)胃出血問題。常年胃病造成的這個因素在老年人當中較多見,尤其是出現(xiàn)急性胃黏膜發(fā)燒之后,治療不及時就會造成胃出血。
要是大量出血,可能會出現(xiàn)血壓下降,需要及時做出相對的治療。飲酒過量會導致急性的胃粘膜病變引起出血。如果有胃潰瘍的病史,飲酒就會刺激潰瘍表面出血。發(fā)生時需要暫時不要飲水,從而減緩胃部出血的情況,需要靜脈給予保護胃粘膜、出血止血的藥物。要是出血過于嚴重的話,那就得需要手術來進行治療。
要避免出現(xiàn)胃出血,一定要注意很多事項。要時刻保持警惕,慢性肝病患者應了解和掌握自身肝病的現(xiàn)狀,如是否有肝硬化或食道靜脈曲張。平時還要避免誘發(fā)胃腸道出血的因素。對于有癌癥家族史的患者,要多觀察自身癥狀,必要時做胃鏡檢查。要合理休息,不要太累,做到力所能及,勞逸結合,提倡跑步、氣功訓練、太極拳等相對動作緩慢的運動,不宜進行快跑、快走等劇烈運動。要吃合理的飲食,要注意多吃軟的食物,吃的時候,最好細嚼慢咽,這樣容易消化。
輕微胃出血有可能是因為胃潰瘍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十二指腸潰瘍或者是胃部癌癥導致的,還有較大幾率是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或者是胃底靜脈曲張破裂造成的。由于個人體質不同,引起輕微胃出血的原因也不同,建議到當?shù)卣?guī)醫(yī)院做胃鏡、大便常規(guī)以及血常規(guī)等檢查,明確病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治療期間注意清淡飲食,避免吃辛辣食物。
輕微胃出血不需要住院治療。輕微的胃出血可以在家進行保守治療。發(fā)生胃出血期間要避免大量的飲食,要給予患者少量的流食,減少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同時,要給予患者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的治療,同時可以給予止血的藥物治療,大部分患者經(jīng)過積極治療能夠好轉。但是在胃出血的治療期間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防止有輕微胃出血變成嚴重的胃出血。如果患者同時在口服抗血小板的藥物,要囑患者立即停藥,監(jiān)測患者的血常規(guī)。同時觀察大便的顏色和量,以判斷患者胃出血的嚴重程度,胃出血加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輕微胃出血的患者不能吃辣。胃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消化性潰瘍,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如果潰瘍已經(jīng)侵蝕到局部的毛細血管,會引起出血樣的表現(xiàn)。輕微胃出血的患者,應避免服用對胃黏膜造成傷害的藥物,同時也不能夠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會對胃腸道的黏膜造成損傷,會加重胃酸的分泌,不但會導致胃出血復發(fā),還會加重胃出血的癥狀,所以患者不能夠吃辣的食物。同時,還需要清淡飲食,可以吃容易消化、吸收、養(yǎng)胃的食物。應該注意飲食的調理,還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必要時,應用藥物,有利于胃出血的恢復。
多發(fā)性胃潰瘍和胃出血可能由藥物、飲食等非疾病因素或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道腫瘤等疾病因素引起。藥物如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酗酒、辛辣食物等會損傷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感染破壞胃黏膜屏障,增加患胃潰瘍風險,甚至導致胃出血。十二指腸-胃反流病和消化道腫瘤也可能引發(fā)胃潰瘍和出血。除常見原因外,其他疾病如肝硬化、血友病也可導致該癥狀。建議及時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并遵醫(yī)囑治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暴飲暴食,有助減輕癥狀。
大便出血不一定是胃出血,可能是由消化道疾病、肛門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引起。消化道疾病如胃潰瘍、胃癌可導致大便帶血,需進行胃腸鏡檢查;肛門疾病如痔瘡、肛裂也會引起這種情況,需使用痔瘡膏或痔瘡栓進行治療;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可能導致大便帶血,需進行相關檢查。直腸息肉、結腸息肉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大便出血,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接受診斷和治療。
附子在治療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等病癥時有療效,但服用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胃灼熱。然而,胃灼熱并不會引起胃出血,更不會造成胃黏膜損傷,需要患者注意遵醫(yī)囑,避免盲目用藥,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胃潰瘍和胃出血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休息以保證足夠睡眠時間。藥物治療方面,醫(yī)生可能會開具抗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或者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鈉。當病情無法緩解,且嚴重時,手術治療如內鏡下止血術、開腹手術可能是必要的。定期復查、關注身體狀況變化也很重要,若出現(xiàn)其他不適癥狀要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