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急性心包炎的原因有哪些?該怎樣預防?

發(fā)布時間: 2024-10-20 20:56:4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急性心包炎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多的引起人們的注意。那么急性心包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又該怎樣預防急性心包炎呢?下面由小編一一為大家解釋。

急性心包炎(acutepericarditis)是由心包臟層和壁層急性炎癥引起的綜合征,臨床特征包括胸痛,心包摩擦音和一系列異常心電圖變化。

急性心包炎的原因有哪些?該怎樣預防?

(一)發(fā)病原因

綜合國外的兩個較大樣本的報道,急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為:急性特發(fā)性(78%~86%),腫瘤性(6%~7%),結核性(4%),其他感染(3%),結締組織病性(0.5%~3%),其他原因(0.5%~5%),在發(fā)展中國家繼發(fā)性心包炎占多數,以結核性,化膿性和風濕性較為常見,國內一組2999例心包炎的薈萃分析資料表明,前10位的病因及構成比分別為:結核性(34.14%),腫瘤性(15.44%),特發(fā)性(10.33%),尿毒癥性(8.66%),化膿性(7.27%),原因不明(6.67%),結締組織病性(4.33%),風濕性(3.50%),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5%),心肌梗死(2.03%),其他少見病因(4.39%,包括外傷,放射性,化學性,真菌性及寄生蟲等),經比較該組病例后7年和前8年主要病因變化,結核性心包炎降低9.20%,腫瘤性心包炎增加8.63%,特發(fā)性心包炎增加2.4%,尿毒癥性心包炎無顯著變化,化膿性心包炎降低4.9%,原因不明者降低4.66%,該變化與抗生素和化學治療的進展及有關疾病診療技術的進步有關。

(二)發(fā)病機制

1.病理解剖急性心包炎的病理改變,早期表現為心包的臟層和壁層的炎癥反應,出現含有纖維蛋白沉積和多核白細胞聚集組成的黏稠液體,稱為纖維蛋白性或干性心包炎;由于病因的不同或病程的進展,滲出物中液體增加,液量可多至2~3L,稱為滲出性或濕性心包炎,心包炎的滲液可為纖維蛋白性,漿液血性或化膿性等。

炎癥反應常累及心包下表層心肌,少數嚴重者可累及深部心肌,稱為心肌心包炎,心包炎愈合后可殘留細小斑塊或遺留不同程度的粘連;如炎癥累及心包壁層的外表面,可產生心臟與鄰近組織胸膜,縱隔和膈肌的粘連,急性纖維素性心包炎的滲出物,??赏耆芙馕?,或較長期存在;亦可機化,為結締組織所替代形成瘢痕,甚至引起心包鈣化,最終發(fā)展成縮窄性心包炎。

2.病理生理急性纖維蛋白性心包炎不影響血流動力學,而心包積液是急性心包炎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主要原因,如果滲液進展緩慢,由于心包過度伸展,心包腔內雖容納1~2L液體而不增加心包內壓力,這種不伴有心臟壓塞或心包填塞的心包積液病人可沒有臨床癥狀,如果滲液的急速或大量蓄積,使心包腔內壓力上升,當達到一定程度就限制心臟擴張,心室舒張期充盈減少,心搏量降低,此時機體的代償機制通過升高靜脈壓以增加心室的充盈;增加心肌收縮力以提高射血分數;加快心率使心排量增加;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以維持血壓,如心包滲液繼續(xù)增加,心包腔內壓力進一步提高達到右房右室舒張壓水平,其壓差等于零時,心臟壓塞或心包填塞即可發(fā)生,一旦心包腔內壓和右室壓力升至左室舒張壓水平時,上述代償機制衰竭而出現明顯心臟壓塞表現,即升高的靜脈壓不能增加心室的充盈,射血分數因而下降;過速的心率使心室舒張期縮短和充盈減少,而致心排血量下降;小動脈收縮達到極限,動脈壓下降至循環(huán)衰竭,而產生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包炎的預防

心臟壓塞的發(fā)生,除取決于心包積液的容量,蓄積速度外,還與心包的韌性及心肌功能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如心包纖維化,增厚或腫瘤浸潤等使心包腔不能因滲液的產生和增加而相應地伸展,也易發(fā)生心臟壓塞。

積極控制結核病和HIV的流行能顯著減少結核性和HIV相關的心包炎發(fā)病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冠脈再灌注治療能減少梗死面積和心包炎發(fā)生率;積極治療各種腎臟疾病,防止發(fā)展成終末型腎病是減少尿毒癥性心包炎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各種疾病一旦出現急性心包炎,尚無有效措施預防其發(fā)展成心包積液或心包填塞。

急性心包炎的原因有哪些?該怎樣預防?

看了這篇文章,您是不是知道了很多關于急性心包炎的發(fā)病機制和預防措施呢?積極行動起來,一起遠離急性心包炎。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您,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送上最真誠的祝福。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相關推薦
急性心包炎的預后與病因、治療及時性以及患者整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大多數患者在及時治療后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少數嚴重病例可能危及生命。急性心包... [查看更多]

精彩問答

  • 結核性心包炎特征

    結核性心包炎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心包炎癥,其特征包括胸痛、呼吸困難、發(fā)熱和心包積液。治療需結合抗結核藥物和心包積液處理,嚴重時需手術干預。 1、結核性心包炎的特征 結核性心包炎的主要癥狀包括持續(xù)性胸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時加重;呼吸困難,尤其在平躺時更為明顯;低熱、盜汗和體重下降等結核中毒癥狀;心包積液可能導致心臟壓塞,表現為頸靜脈怒張、低血壓和心率加快。診斷通常通過胸部X光、超聲心動圖和心包穿刺液檢查確認。 2、結核性心包炎的治療方法 結核性心包炎的治療包括抗結核藥物治療和心包積液處理。 - 抗結核藥物:常用藥物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療程通常為6-9個月。早期規(guī)范用藥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fā)癥。 - 心包積液處理:對于大量積液或心臟壓塞患者,需進行心包穿刺引流,緩解癥狀并防止心包填塞。 - 手術治療:對于反復積液或心包增厚導致縮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心包切除術,以改善心臟功能。 3、預防與日常管理 結核性心包炎的預防關鍵在于控制結核病傳播。 - 接種卡介苗:卡介苗可有效預防結核病,尤其適用于兒童和高風險人群。 - 避免接觸結核患者:減少與活動性結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觸,佩戴口罩并保持通風。 - 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結核性心包炎是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和規(guī)范治療至關重要?;颊邞襻t(yī)囑完成抗結核治療,定期復查,避免病情反復或進展為縮窄性心包炎。同時,加強結核病的預防措施,減少感染風險,保護自身和他人健康。

  •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體征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是一種心臟疾病,主要表現為心包增厚、纖維化,限制心臟的正常舒張功能。其體征包括呼吸困難、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等,需及時就醫(yī)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 1、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典型體征之一,主要由于心包增厚限制了心臟的舒張功能,導致心臟無法有效泵血,肺部淤血?;颊叱T诨顒雍蠡蚱脚P時感到氣短。治療上,可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減輕肺淤血,同時限制鈉鹽攝入,減少體液潴留。 2、下肢水腫 下肢水腫是由于心臟功能受限,靜脈回流受阻,導致液體在組織間隙積聚?;颊叱1憩F為腳踝或小腿腫脹,按壓后出現凹陷。治療上,可使用利尿劑(如螺內酯)幫助排出多余液體,同時建議抬高下肢,促進靜脈回流。 3、頸靜脈怒張 頸靜脈怒張是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重要體征,表現為頸部靜脈明顯擴張,尤其在坐位或半臥位時更為明顯。這是由于心臟舒張受限,靜脈回流受阻所致。治療上,需通過手術(如心包切除術)解除心包對心臟的壓迫,恢復心臟正常功能。 4、其他體征 患者還可能出現乏力、食欲減退、肝腫大等癥狀。乏力是由于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全身供血不足;肝腫大則是由于靜脈回流受阻,肝臟淤血。治療上,需綜合使用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和手術干預,同時建議低鹽飲食,避免過度勞累。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體征多樣,需根據具體癥狀采取針對性治療。藥物治療可緩解癥狀,但手術是根治的關鍵。患者應定期復查,遵醫(yī)囑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以改善生活質量。

  • 縮窄性心包炎怎么辦

    過去,收縮期心包炎主要是由結核引起的,但現在各種病原體和原因,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多數都是由急性心包炎演變而來的。這種疾病會在收縮和舒張期間削弱心臟,并導致全身組織和器官的血瘀。肝腫大、腹水、下肢水腫、頸靜脈腫大、肝、頸靜脈回流陽性。雖然輕微的活動也會導致心悸和呼吸短促,但其癥狀與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肝硬化相似。一般注意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冷食,平時飲食應清淡、營養(yǎng)為主,如有水腫,應給予低鹽高蛋白飲食,注意呼吸和循環(huán)情況,必要時吸氧,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適當運動,多喝水,情緒波動不大。請遵循當地標準。

  • 心包炎癥狀有哪些表現

    過度勞累后呼吸困難通常是縮窄性心包炎的最早癥狀,縮窄性心包炎是由相對固定的心輸出量引起的,在運動中不能相應增加。在后期,由于大量胸腔積液、腹水抬高膈肌和肺充血,甚至端坐呼吸、大量腹水和肝臟腫脹壓迫內臟,導致腹脹,休息時也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還可能出現乏力、下腹、眩暈、乏力、心悸、咳嗽、上腹痛、水腫等癥狀。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有青菜,豆腐,綠豆粥,鮮奶等。助消化的食物,另外供給心包炎患者高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以增加熱量。

  • 非特異性心包炎病因

    非特異性心包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包括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物理性損傷等多個方面。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結核桿菌感染等,會引起機體炎癥反應,誘發(fā)心包炎;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如風濕熱、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也可能因異??贵w損害心包而導致炎癥;物理性損傷如胸部外傷、心臟手術后等因素刺激心包也會引發(fā)炎癥。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藥物也可能降低機體正常防御功能,增加心包受到感染的風險。對患有非特異性心包炎的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緩解癥狀,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飲食清淡為主,以維持身體健康。

  • 如何避免心包炎引起并發(fā)癥

    要避免心包炎引起的并發(fā)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在心包炎的急性期就要積極地控制感染,避免心包炎的進一步加重。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要選擇敏感的抗菌素。病毒感染導致的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藥物。結核菌感染的要使用抗結核的藥物治療。特別要注意結核菌感染導致的心包炎,病程比較長,所以用藥的時間一定要足夠,療程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時間。積極、充分地控制感染,是避免心包炎引起并發(fā)癥的主要措施。另一方面,對心包積液比較多的患者,要及時采用心包穿刺引流的方法,將心包腔內的液體引流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心包積液對心臟的壓迫,改善患者癥狀;減少心包腔內的粘連,預防后期形成心包增厚、縮窄等方面改變。特別是結核性的心包炎,可以在心包腔內使用激素注射的方法,減少心包壁層和臟層的粘連。

  • 結核性心包炎的鑒別有哪些

    診斷結核性心包炎應注意與其他引起急性胸痛的某些疾病進行鑒別,胸痛伴心電圖st段抬高者需要與急性心肌梗死鑒別,急性心肌梗死常有相鄰導聯st段弓背向上抬高,stdt改變的演進在數小時內發(fā)生,有高血壓病史的胸痛病人需要除外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后者疼痛為撕裂樣程度劇烈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背部,可向下肢放射,破口入心包腔,可出現急性心包炎的心電圖改變,超聲心動圖有助于診斷,增強ct有助于揭示破口所在位置,肺栓塞可以出現胸痛,胸悶,甚至暈厥等表現,氧分壓減低,d2聚體升高,心臟超聲顯示右室壓力或容積增加等肺栓塞的間接征象,確診需肺動脈ct成像或肺動脈造影。結核性心包炎還需要與化膿性,腫瘤性,特發(fā)性及心臟損傷后綜合征相鑒別,可以通過,是否有發(fā)熱,心包積液的檢測等來進行鑒別。

  • 如何辨別心包炎和其他心臟病

    要鑒別心包炎和其他的心臟病,主要的檢查就是心臟彩超。心臟彩超能夠觀察心臟的大小、心臟的內部結構以及心包腔內是否有心包積液產生。通過心臟彩超就可以明確心臟病的類型,是否是心包炎。因為心包炎有大量的心包積液產生,通過心臟彩超可以明確診斷。除了心臟彩超檢查以外,還可以通過醫(yī)生的聽診、通過對心臟的聽診,也可以判斷是心包炎,還是其他的心臟病。心包炎一般患者有心包的摩擦音,心包積液比較多,會出現心音的低鈍。而其他的心臟病可能會有心臟雜音產生。再就是通過心包的穿刺,如果心臟彩超上面有心包積液,還可以通過心包穿刺,對心包積液進行化驗檢查。明確心包炎的性質,從而對下一步的治療提供指導。

  • 非特異性心包炎有什么癥狀

    非特異性心包炎是一種可能導致發(fā)熱和胸痛的疾病。如果情況較為嚴重,患者還可能會感受到其他不適。了解這些癥狀有助于及時識別并采取措施。 1、發(fā)熱:由于炎癥的影響,體溫調節(jié)中樞可能會紊亂,從而引發(fā)發(fā)熱。這種情況下,遵醫(y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可以幫助降低體溫,緩解不適。 2、胸痛:隨著病情進展,患者的疼痛可能會擴散至肩部和上肢,特別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時,疼痛感會加重??梢栽卺t(yī)生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或吲哚美辛巴布膏等藥物來緩解疼痛。 3、其他癥狀:患者可能還會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和嘔吐。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并發(fā)癥,如心包積液,甚至心臟壓塞。 為了避免病情惡化,確診后應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早期識別和干預可以幫助控制癥狀,防止病情加重。了解這些癥狀和處理方法,不僅能幫助患者獲得及時的醫(yī)療支持,也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保持警覺,關注身體的變化,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步。

  • 結核性心包炎抗結核治療需要多長時間

    結核性心包炎的抗結核治療目前多主張短期的化療,首先是應用三聯的治療,三聯藥物包括異丙嗪、利福平、吡嗪酰胺,應用兩個月后改用異丙嗪加利福平再用六個月,當然有些病人應用藥時可出現肝臟損害,如出現肝臟損害時可進行藥物的減量,必要時可進行換藥或加用保肝藥物,也有一部分病人經過短期的化療,化學療法治療后效果很差,可以應用長期的治療,可應用12。甚至18個月的治療,對于抗結核治療的病人,一定要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和肝功,防止出現肝臟的損害。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