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蟲性陰道炎,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這種疾病在當前女性群體當中發(fā)病率是比較高的,所以針對這種疾病我們要是有足夠的重視和警惕。我們需要詳細了解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以便能夠及時有效的治療這種疾病。
滴蟲陰道炎(trichomona1vaginitis)是常見的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所引起。滴蟲呈梨形,后端尖,約為多核白細胞的2~3倍大小。蟲體頂端有鞭毛4根,體部有波動膜,后端有軸柱凸出?;畹牡蜗x透明無色,呈水滴狀,諸鞭毛隨波動膜的波動而擺動,滴蟲的生活史簡單,只有滋養(yǎng)體而無包囊期,滋養(yǎng)體生活力較強,隱藏在腺體及陰道皺襞中的滴蟲于月經前后,常得以繁殖,引起炎癥的發(fā)作。它能消耗或吞噬陰道上皮細胞內的糖原,阻礙乳酸生成。滴蟲不僅寄生于陰道。還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腎盂以及男性的包皮褶、尿道或前列腺中。
臨床表現(xiàn)
白帶增多及外陰瘙癢滴蟲陰道炎的主要癥狀是稀薄的泡沫狀白帶增多及外陰瘙癢,若有其他細菌混合感染則排出物呈膿性,可有臭味,瘙癢部位主要為陰道口及外陰,間或有灼熱、疼痛、性交痛等。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頻、尿痛,有時可見血尿。檢查時可見陰道粘膜充血,嚴重者有散在的出血斑點,后穹窿有多量白帶,呈灰黃色、黃白色稀薄液體或為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狀。帶蟲者陰道粘膜可無異常發(fā)現(xiàn)。少數患者陰道內有滴蟲存在而無炎癥反應,稱為帶蟲者。有人認為滴蟲單獨存在時不能引起炎癥,因其消耗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改變了陰道酸堿度,破壞了防御機制,促進繼發(fā)性的細菌感染,故常在月經期前后、妊娠期或產后等陰道Ph改變時,引起炎癥發(fā)作。
診斷要點
典型病例診斷較易,若能在陰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蟲即可確診。懸滴法檢查滴蟲最簡便的方法是懸滴法。有癥狀的患者中,其陽性率可達80~90。加1小滴溫生理鹽水于玻片上,于陰道后穹窿處取少許分泌物混于生理鹽水中,立即在低倍鏡下尋找滴蟲。若有滴蟲,可見其呈波狀運動而移動位置,亦可見到周圍白細胞等被推移。檢驗必須及時并須注意保暖,否則滴蟲活動力減低,造成辨認困難。培養(yǎng)法可疑患者,若多次懸滴法未能發(fā)現(xiàn)滴蟲時,可送培養(yǎng),準確度可達98%左右。取分泌物前24~48小時避免性交、陰道灌洗或局部用藥,取分泌物前不作雙合診,窺器不涂潤滑劑。
通過文章的介紹我們對滴蟲性陰道炎的癥狀表現(xiàn)以及診斷要點有了詳細了解,在日常生活當中,廣大的女性朋友們應該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當自己的身體出現(xiàn)異常的癥狀,我們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做詳細的身體檢查,一旦確認患有疾病應該及時接受治療。
滴蟲性陰道炎是由陰道毛滴蟲感染引起的常見婦科疾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能通過間接接觸感染。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同時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性伴侶的共同治療。 1、感染途徑 滴蟲性陰道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接觸,感染者的陰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滴蟲,通過性行為傳播給性伴侶。間接接觸也可能導致感染,例如使用被污染的毛巾、浴缸、馬桶等。女性在免疫力低下時更容易感染。 2、癥狀表現(xiàn) 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現(xiàn)外陰瘙癢、灼熱感、陰道分泌物增多且呈黃綠色泡沫狀,伴有異味。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尿頻、尿痛等泌尿系統(tǒng)癥狀。如果癥狀嚴重或反復發(fā)作,需及時就醫(yī)。 3、治療方法 滴蟲性陰道炎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和克林霉素。這些藥物可通過口服或陰道給藥,具體用藥方案需遵醫(yī)囑。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性伴侶也需同時治療,以防止交叉感染。 4、預防措施 預防滴蟲性陰道炎的關鍵在于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避免使用公共浴池、馬桶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性生活時使用安全套。定期清洗外陰,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 滴蟲性陰道炎雖然常見,但通過及時治療和有效預防,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如果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是預防復發(f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