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體出現(xiàn)了克羅恩病之后,會造成腹部疼痛,腹脹,消化道功能減退的現(xiàn)象,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平時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治療方法,有效地進行診斷避免造成更多痛苦。那么診斷克羅恩病應該做哪些檢查呢?
實驗室檢查
不同程度的貧血可見于70%的病例,活動性病變時,末梢血白細胞可增高,約半數(shù)病例血沉增快,大便潛血陽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清蛋白降低。
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口服鋇劑小腸造影可顯示小腸壁深部慢性炎癥表現(xiàn),如狹窄,瘺管,深的縱行潰瘍以及跳躍式或節(jié)段性分布,有時可見鋇劑進入竇道與鄰接的腸袢相通或進入瘺管深入到腹腔,用小腸氣鋇雙重造影,早期病變的淺小黏膜潰瘍可以顯出,鋇灌腸造影,尤其是氣鋇雙重造影對診斷最有價值,應設法使鋇劑通過回盲瓣進入小腸末端,從而發(fā)現(xiàn)腸壁的縱行潰瘍,裂隙狀潰瘍,潰瘍之間為正常黏膜,但由于正常黏膜的黏膜下層炎癥,水腫及纖維化,使正常黏膜隆起,在x線下形成卵石征,回腸末端與盲腸內側可發(fā)現(xiàn)小瘺管,后期由于腸腔狹窄,x線下失去正常形態(tài),腸管呈管狀,狹窄區(qū)長短不一,1~2cm至10余厘米不等,單發(fā)或多發(fā),呈節(jié)段性分布。
crohn病需與回盲部結核相鑒別,腸結核常伴有回盲瓣病變,因結核病變使回盲瓣變形,開放,造影劑自由通過,而crohn病使回盲部形成狹窄,可助鑒別。
2、內鏡檢查上消化道內鏡可觀察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表現(xiàn)為多發(fā)性的口瘡樣潰瘍或縱行的潰瘍,后期黏膜呈顆粒狀,胃竇和十二指腸形成狹窄,可結合活檢進行診斷,但有時遠側有病變,上消化道也可伴有一般的口瘡樣潰瘍,而不是crohn病改變,需靠活檢來鑒別,兒童較成人crohn病變在上消化道更為多見。
結腸鏡對結腸和末端回腸的crohn病變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內鏡可看到黏膜的病變并可確定病變的范圍,可取活組織進行檢查,但瘺管則易被遺漏,鏡下可見散在的,大小不一的口瘡樣潰瘍,周圍發(fā)紅,潰瘍之間黏膜正常,隨著病變的進展,口瘡樣潰瘍融合為縱行潰瘍,潰瘍之間由于黏膜下層炎癥,水腫及纖維組織增生可呈現(xiàn)鋪路卵石樣改變,也可形成炎性息肉,腸腔狹窄較常見,病變呈節(jié)段性分布,病變腸段之間的黏膜正常,活檢病理如能發(fā)現(xiàn)肉芽腫,中心無干酪壞死,則對診斷極有幫助,但活檢中能找到肉芽腫者不到50%,有人報道只有l(wèi)0%。
3、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ct)及b型超聲檢查有輔助診斷作用,能顯示腸系膜炎癥或膿腫形成,ct優(yōu)于b型超聲。
4、磁共振成像(mri)能顯示組織不同層次的平面圖和準確的解剖位置,據報道,可顯示上,下肛提肌間隔,能將肛周瘺管輪廓顯示清楚,臨床使用價值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