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肝炎患者的性生活與避孕

發(fā)布時間: 2016-03-11 15:43:2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性生活時,大腦皮層負荷加大,血液循環(huán)加速,心臟工作負荷加大,血壓升高,脈搏增快,呼吸急促。有資料證明,一個人性生活所付出的能量,相當于參加100米短跑比賽。這樣大的體力消耗,對于需要休息的肝病患者是極為不利的。但是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乙肝患者也不能一味節(jié)制性生活,但是性生活時還是要有所講究,尤其是女性患者,避孕措施選擇也要慎重。

肝病患者性生活要注意什么?肝炎患者的性生活與避孕

中醫(yī)學認為,腎藏精,肝腎同源,肝臟在腎精的滋養(yǎng)下,才能正常的工作,腎精不足則肝失其所養(yǎng),導致肝血不足,從而使病情加重。那么一個肝病患者在性生活方面應注意哪些呢?

HBsAg攜帶者可過有節(jié)制的性生活,自覺控制性生活的頻度,不可放縱,否則易引起肝病暴發(fā)或加重。性生活頻度一般為青年人每周1―2次,中年人每1―2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1―2次。但在肝功能不良期,特別是轉(zhuǎn)氨酶不穩(wěn)定或出現(xiàn)黃疸持續(xù)升高時應停止。

注意性生活時的隔離和防護,精液或傳播某些肝病病毒,患者在性交時應戴質(zhì)地優(yōu)良的避孕套;乙肝患者的唾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等可長期攜帶病毒,應避免接吻、口交及防止月經(jīng)血污染而入口。

女性肝病患者性生活怎樣避孕?

對育齡婦女來說,當患肝病期間如果要過性生活,必須考慮避孕,因為帶病妊娠既不利于優(yōu)生,也不利于疾病,那么又應如何避孕呢?

(1)忌用避孕藥:我們知道,肝功能不良時,使用避孕藥會加重肝臟負擔,促使病情惡化,還會造成肝臟中毒。所以,在肝功能不良時,不宜使用避孕藥避孕。

(2)不宜放置節(jié)育環(huán):肝功能不良時會使體內(nèi)凝血酶減少,凝血功能障礙,因而容易引起出血。放置節(jié)育環(huán)會引起月經(jīng)過多或子宮出血。所以,肝功能不良的婦女也不宜放置節(jié)育環(huán)。

(3)患肝臟疾病婦女宜使用避孕套、陰道隔膜及外用避孕藥膜來避孕。若患乙肝、丙肝,采用避孕套避孕,可避免因陰道分泌物的接觸而使男的傳染上肝炎病毒。

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觸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觸也在所難免,感染的機會很多……孕婦本來是高危人群,當她們患有肝病時,她們的性生活應特別注意節(jié)制,要視肝炎的情況和孕周的大小來調(diào)整。肝炎患者的性生活與避孕

對于乙肝患者的配偶,防護措施一定要到位,乙肝患者的配偶一定要進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雙重免疫接種,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一般來說,配偶一方如沒有進行上述保護措施,則必須使用避孕套等防護工具才可進行性生活。因為乙肝患者的精液、血液或陰道分泌物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借性生活相互傳染,感染率達10%-15%。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精彩問答

  • 得丙型肝炎能不能生小孩

    得丙型肝炎后是否能夠生小孩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丙型肝炎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等途徑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在疾病治愈后再考慮生育,以減少對胎兒的潛在風險。 1、血液傳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感染后并不會立即表現(xiàn)出癥狀,而是經(jīng)歷一個潛伏期。如果在此期間懷孕且未采取防護措施,病毒可能通過血液傳染給胎兒,增加胎兒發(fā)育異常的風險。在治愈丙型肝炎后再計劃懷孕是更為安全的選擇。 2、母嬰傳播:懷孕期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胎兒發(fā)育異?;蚧?。這種風險使得在感染丙型肝炎期間懷孕變得不太理想。采取有效的阻斷措施是減少母嬰傳播風險的重要手段。 3、性傳播:丙型肝炎病毒還存在于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未采取防護措施的性生活可能導致病毒傳染給性伴侶。對于伴侶沒有抗體的情況,建議進行相關(guān)檢查,并考慮注射丙型肝炎疫苗以預防感染。 4、其他傳播途徑:使用公共設施如坐便器、毛巾或接受不潔輸血等,也可能導致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在感染期間,生育計劃需要更加謹慎。 在得了丙型肝炎后,積極治療是關(guān)鍵。治愈后,生育計劃可以重新考慮。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和洗臉用品,以降低傳播風險。通過這些措施,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未來的孩子和家人。

  • 轉(zhuǎn)氨酶高多少是肝炎

    轉(zhuǎn)氨酶包括谷丙轉(zhuǎn)氨酶及谷草轉(zhuǎn)氨酶,兩者高于40單位,提示存在肝臟疾病。導致肝臟轉(zhuǎn)氨酶升高的肝臟疾病有多種情況,不一定都屬于病毒性肝炎。如果患者轉(zhuǎn)氨酶升高同時,肝炎病毒學檢測提示存在病毒感染,在這種情況下,考慮轉(zhuǎn)氨酶升高是由于病毒性肝炎所致。除外病毒性肝炎,轉(zhuǎn)氨酶升高還可見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情況。

  • 鼻炎藥對肝炎影響多大能吃

    鼻炎藥對肝炎患者有一定影響,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加重肝臟負擔。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停藥后可恢復。糖皮質(zhì)激素類鼻噴劑如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可能刺激胃黏膜,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鹽酸麻黃堿滴鼻液可能引起頭暈、頭痛、嗜睡,長期使用可能誘發(fā)藥物性鼻炎。部分鼻炎藥還可能導致白細胞減少、貧血和血壓升高。肝炎患者應嚴格遵醫(yī)囑使用鼻炎藥,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抵抗力。

  • 得丙型肝炎一兩年了

    得丙型肝炎一兩年,經(jīng)過積極治療包括一般治療、保肝治療、抗病毒治療和中醫(yī)治療等,病情有所控制。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要注意臥床休息,保持個人衛(wèi)生,避免共用個人用品。同時,可服用保肝藥物和抗病毒藥物,如雙環(huán)醇片、水飛薊賓膠囊、索磷布韋片、利巴韋林膠囊等,有助于控制肝臟損傷和病毒復制。中藥治療如茵陳、垂盆草、五味子也可提高抵抗力。避免性生活和適當鍛煉也是重要的。在治療期間,患者要注意不要傳染給他人,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 得丙型肝炎的人有哪些特征

    得丙型肝炎的人通常會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和食欲下降等非特異性癥狀,同時可能出現(xiàn)黃疸、肝掌和蜘蛛痣等特殊體征。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肝功能異常會引起發(fā)熱、乏力和食欲不振,而肝細胞損傷可能導致黃疸、肝掌和蜘蛛痣等特殊表現(xiàn)?;颊哌€可能出現(xiàn)慢性肝病癥狀,如腹部不適、易疲勞、食欲下降和進食量減少。建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盡早就醫(yī),接受合適的抗病毒治療,以避免疾病惡化。

  • 痔瘡會引起黃膽肝炎嗎

    痔瘡通常不會導致黃疸性肝炎,因為痔是由于肛門直腸黏膜靜脈曲張或肛墊下移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出血、疼痛等癥狀。然而,如果患者同時患有病毒性肝炎,可能會引起肝臟損傷,從而引發(fā)黃疸性肝炎。這時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甚至可能需要手術(shù)治療。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飲食健康,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個人衛(wèi)生,適當運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如果出現(xiàn)明顯不適,及時就醫(yī)治療。

  • 導致丙型肝炎吃什么好

    丙型肝炎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主要通過血液傳播?;颊咴陲嬍成蠎x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以減輕胃腸道負擔,補充能量熱量;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恢復疾病,促進胃腸道蠕動;同時,增加高蛋白食物,如豆?jié){、牛奶、雞蛋,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保肝藥物,以免影響療效?;颊咝枰P床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隔離,避免傳染給家人,定期檢查疾病情況。

  • 得丙型肝炎病毒原因

    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和醫(yī)源性傳播。血液傳播是最主要的途徑,患者血液中的丙型肝炎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體內(nèi),共用針具也可能造成感染。母嬰傳播發(fā)生在懷孕期間或分娩過程中,也可能導致感染。性傳播是另一種常見方式,與感染者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可能感染病毒。醫(yī)源性傳播在侵入性手術(shù)或共用醫(yī)療工具時可能發(fā)生,導致感染。感染后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戒煙戒酒,注意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

  • 得丙型肝炎有什么癥狀

    得了丙型肝炎后,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食欲減退、疲乏無力、肝區(qū)不適、惡心、厭油膩、腹脹、黃疸等癥狀。其中,食欲減退表現(xiàn)為胃腸道癥狀,疲乏無力是由于免疫功能受損所致,肝區(qū)不適則是因肝臟受損導致的炎癥癥狀。惡心、厭油膩是由肝細胞功能異常引起,腹脹可能是膽汁淤積引起的,而黃疸則是肝內(nèi)膽汁淤積所致。治療時需積極配合,否則可能進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嚴重疾病。在治療期間需注意均衡飲食、充足休息,避免熬夜。

  • 得丙型肝炎又什么癥狀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血液途徑傳播?;颊咴诟腥竞髸?jīng)歷急性期、無癥狀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癥狀包括畏寒、乏力、食欲下降、腹脹、肝區(qū)疼痛、惡心、尿色加深和黃疸,嚴重情況可能導致腹腔積液和肝性腦病。無癥狀期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癥狀,個別患者可能出現(xiàn)乏力、腹脹、右上腹不適等非特異性表現(xiàn)。慢性期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腹部疼痛、精力減退及易疲勞等非特異性癥狀,進展到肝硬化階段會出現(xiàn)肝硬化征象,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在治療期間,患者需注意戒煙戒酒,避免熬夜勞累,定期檢查肝功能和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如利巴韋林、聚乙二醇等藥物。遵醫(yī)囑治療可以減輕肝臟負擔,控制病情發(fā)展。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