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肝炎患者懷孕后病毒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嗎?

發(fā)布時間: 2016-03-11 15:43:2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乙肝女性懷孕后,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一定會傳遞給孩子嗎?原則上乙肝病毒是可以在媽媽與胎兒或新生兒之間傳播的,這就人們常說的“母嬰傳播”。肝炎患者懷孕后病毒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嗎?但如果乙肝女性在懷孕前后預防措施得當,是可以阻斷母體的乙肝病毒傳向來寶寶的。

乙肝母嬰傳播是指孕媽媽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會通過胎盤、分娩、母乳喂養(yǎng)等方式傳染給胎兒,雖然乙肝母嬰傳播不會影響胎兒身體和智力,但會給孩子帶來肝癌的健康隱患,因此,準父母了解乙肝母嬰傳播的預防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

要想阻斷乙肝母嬰傳播,首先就要知道母嬰傳播的途徑。

1、宮內(nèi)傳播,寶寶在母體內(nèi)通過血液循環(huán)而感染乙肝病毒,這種方式引起的感染約占5%,母嬰阻斷失敗主要發(fā)生在宮內(nèi)感染的病例。

2、產(chǎn)程傳播,即在分娩時寶寶的皮膚、黏膜擦傷或胎盤剝落時,媽媽血液中的病毒通過破裂的胎盤進入臍帶血,進而進入新生兒體內(nèi)。這一過程感染的可能性最大,也最為多見。肝炎患者懷孕后病毒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嗎?

3、分娩后寶寶與媽媽的密切接觸,也可傳播乙肝病毒。

如何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乙肝病毒大多通過胎盤造成胎兒宮內(nèi)感染。臨床研究表明,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婦從懷孕2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兒出生時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檢出陽性,機理是懷孕20周起胎盤主動從母體轉(zhuǎn)輸一種抗體給胎兒。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針對乙肝病毒的保護性抗體,可在血液及細胞中或在黏膜表面與侵入胎兒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中和,并逐漸清除,使其無法進入肝細胞內(nèi)生長繁殖,保護率達90%~95%。

對于已接近臨產(chǎn)的孕婦,如發(fā)現(xiàn)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則其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nèi)立即注射乙肝疫苗,且劑量加倍;并于1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加強注射,對新生兒的保護率可達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以及1個月時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時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則保護率可高達97.13%。肝炎患者懷孕后病毒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嗎?由此可見,只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絕大多數(shù)母嬰傳播是可以避免的。

乙肝媽媽確定母乳喂養(yǎng)的“三項指標”

那么寶寶出生后,可以進行母乳喂養(yǎng)嗎?目前,臨床常采用的方法是通過三項“指標”,綜合確定乙肝媽媽的喂養(yǎng)方式。

指標一,新生兒有沒有進行乙肝主、被動免疫。目前,我國乙肝主、被動聯(lián)合免疫的預防效果比較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單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斷母嬰傳播的阻斷率為87.8%。進行主、被動免疫的新生兒,猶如擁有一層“保護膜”。

指標二,母親初乳的HBV-DNA(乙肝病毒基因)含量。乳汁病毒含量與母血HBV陽性率呈高度相關,而且初乳的HBV-DNA陽性率較高。湯小湄指出,初乳HBV-DNA陽性的產(chǎn)婦,喂初乳的傳播風險可能較高。肝炎患者懷孕后病毒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嗎?

指標三,新生兒的乙肝表面抗體(HBsAb)。湯小湄建議,抽新生兒的血檢測乙肝表面抗體,如果嬰兒的HBsAb為陽性,乙肝媽媽進行母乳喂養(yǎng)相對比較安全。

經(jīng)過“三項指標”的檢測,如果新生兒乙肝表面抗體為陽性,并接受了主、被動聯(lián)合免疫,母親乳汁尤其初乳的HBV-DNA為陰性,乙肝媽媽母乳喂養(yǎng)是較為安全的。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精彩問答

  • 得丙型肝炎能不能生小孩

    得丙型肝炎后是否能夠生小孩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丙型肝炎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等途徑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在疾病治愈后再考慮生育,以減少對胎兒的潛在風險。 1、血液傳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感染后并不會立即表現(xiàn)出癥狀,而是經(jīng)歷一個潛伏期。如果在此期間懷孕且未采取防護措施,病毒可能通過血液傳染給胎兒,增加胎兒發(fā)育異常的風險。在治愈丙型肝炎后再計劃懷孕是更為安全的選擇。 2、母嬰傳播:懷孕期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胎兒發(fā)育異常或畸形。這種風險使得在感染丙型肝炎期間懷孕變得不太理想。采取有效的阻斷措施是減少母嬰傳播風險的重要手段。 3、性傳播:丙型肝炎病毒還存在于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未采取防護措施的性生活可能導致病毒傳染給性伴侶。對于伴侶沒有抗體的情況,建議進行相關檢查,并考慮注射丙型肝炎疫苗以預防感染。 4、其他傳播途徑:使用公共設施如坐便器、毛巾或接受不潔輸血等,也可能導致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在感染期間,生育計劃需要更加謹慎。 在得了丙型肝炎后,積極治療是關鍵。治愈后,生育計劃可以重新考慮。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和洗臉用品,以降低傳播風險。通過這些措施,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未來的孩子和家人。

  • 轉(zhuǎn)氨酶高多少是肝炎

    轉(zhuǎn)氨酶包括谷丙轉(zhuǎn)氨酶及谷草轉(zhuǎn)氨酶,兩者高于40單位,提示存在肝臟疾病。導致肝臟轉(zhuǎn)氨酶升高的肝臟疾病有多種情況,不一定都屬于病毒性肝炎。如果患者轉(zhuǎn)氨酶升高同時,肝炎病毒學檢測提示存在病毒感染,在這種情況下,考慮轉(zhuǎn)氨酶升高是由于病毒性肝炎所致。除外病毒性肝炎,轉(zhuǎn)氨酶升高還可見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情況。

  • 鼻炎藥對肝炎影響多大能吃

    鼻炎藥對肝炎患者有一定影響,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加重肝臟負擔。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停藥后可恢復。糖皮質(zhì)激素類鼻噴劑如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可能刺激胃黏膜,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鹽酸麻黃堿滴鼻液可能引起頭暈、頭痛、嗜睡,長期使用可能誘發(fā)藥物性鼻炎。部分鼻炎藥還可能導致白細胞減少、貧血和血壓升高。肝炎患者應嚴格遵醫(yī)囑使用鼻炎藥,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抵抗力。

  • 得丙型肝炎一兩年了

    得丙型肝炎一兩年,經(jīng)過積極治療包括一般治療、保肝治療、抗病毒治療和中醫(yī)治療等,病情有所控制。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要注意臥床休息,保持個人衛(wèi)生,避免共用個人用品。同時,可服用保肝藥物和抗病毒藥物,如雙環(huán)醇片、水飛薊賓膠囊、索磷布韋片、利巴韋林膠囊等,有助于控制肝臟損傷和病毒復制。中藥治療如茵陳、垂盆草、五味子也可提高抵抗力。避免性生活和適當鍛煉也是重要的。在治療期間,患者要注意不要傳染給他人,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 得丙型肝炎的人有哪些特征

    得丙型肝炎的人通常會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和食欲下降等非特異性癥狀,同時可能出現(xiàn)黃疸、肝掌和蜘蛛痣等特殊體征。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肝功能異常會引起發(fā)熱、乏力和食欲不振,而肝細胞損傷可能導致黃疸、肝掌和蜘蛛痣等特殊表現(xiàn)。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慢性肝病癥狀,如腹部不適、易疲勞、食欲下降和進食量減少。建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盡早就醫(yī),接受合適的抗病毒治療,以避免疾病惡化。

  • 痔瘡會引起黃膽肝炎嗎

    痔瘡通常不會導致黃疸性肝炎,因為痔是由于肛門直腸黏膜靜脈曲張或肛墊下移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出血、疼痛等癥狀。然而,如果患者同時患有病毒性肝炎,可能會引起肝臟損傷,從而引發(fā)黃疸性肝炎。這時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甚至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飲食健康,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個人衛(wèi)生,適當運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如果出現(xiàn)明顯不適,及時就醫(yī)治療。

  • 導致丙型肝炎吃什么好

    丙型肝炎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主要通過血液傳播?;颊咴陲嬍成蠎x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以減輕胃腸道負擔,補充能量熱量;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恢復疾病,促進胃腸道蠕動;同時,增加高蛋白食物,如豆?jié){、牛奶、雞蛋,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保肝藥物,以免影響療效。患者需要臥床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隔離,避免傳染給家人,定期檢查疾病情況。

  • 得丙型肝炎病毒原因

    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和醫(yī)源性傳播。血液傳播是最主要的途徑,患者血液中的丙型肝炎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體內(nèi),共用針具也可能造成感染。母嬰傳播發(fā)生在懷孕期間或分娩過程中,也可能導致感染。性傳播是另一種常見方式,與感染者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可能感染病毒。醫(yī)源性傳播在侵入性手術或共用醫(yī)療工具時可能發(fā)生,導致感染。感染后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戒煙戒酒,注意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

  • 得丙型肝炎有什么癥狀

    得了丙型肝炎后,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食欲減退、疲乏無力、肝區(qū)不適、惡心、厭油膩、腹脹、黃疸等癥狀。其中,食欲減退表現(xiàn)為胃腸道癥狀,疲乏無力是由于免疫功能受損所致,肝區(qū)不適則是因肝臟受損導致的炎癥癥狀。惡心、厭油膩是由肝細胞功能異常引起,腹脹可能是膽汁淤積引起的,而黃疸則是肝內(nèi)膽汁淤積所致。治療時需積極配合,否則可能進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嚴重疾病。在治療期間需注意均衡飲食、充足休息,避免熬夜。

  • 得丙型肝炎又什么癥狀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血液途徑傳播?;颊咴诟腥竞髸?jīng)歷急性期、無癥狀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癥狀包括畏寒、乏力、食欲下降、腹脹、肝區(qū)疼痛、惡心、尿色加深和黃疸,嚴重情況可能導致腹腔積液和肝性腦病。無癥狀期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癥狀,個別患者可能出現(xiàn)乏力、腹脹、右上腹不適等非特異性表現(xiàn)。慢性期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腹部疼痛、精力減退及易疲勞等非特異性癥狀,進展到肝硬化階段會出現(xiàn)肝硬化征象,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在治療期間,患者需注意戒煙戒酒,避免熬夜勞累,定期檢查肝功能和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如利巴韋林、聚乙二醇等藥物。遵醫(yī)囑治療可以減輕肝臟負擔,控制病情發(fā)展。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